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02 00:35:11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1

【课前解析】

关注语文要素: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提问”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又一阅读策略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提问意识,提高阅读能力”。单元共编排了四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四篇课文呈梯度式前进,逐步达成单元目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让学生学会从课文的局部或整体提出问题。《夜间飞行的秘密》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达成前篇课文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提问,扩大提问范围,拓宽阅读思维。

关注体裁特征: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一篇有趣的科学小品文,它主要讲的是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示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科学小品文的学习更加注重内容的解析、说明方法的习得、语言的体会等方面,而本篇课文则更加注重在学生已有的大胆提问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全面深入思考,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关注策略指导:

提问策略单元在编排和教学中更加注重提问策略的教授和指导。学生经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学习,初步具有了主动提问的意识,思维较为活跃,但提问还是较为零散,思维比较单一,提问策略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非常有必要,为此教师应在充分保护学生提问热情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提问策略。

关注学法指导: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导语、批注问题、小组交流合作、借助问题清单等方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同时,提问策略的学习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让提问策略的学习和应用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

1.认识“蝙、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屏软件、长纸条、马克笔、磁铁板书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方法,课题导入

1.回忆复习本单元前一课的提问方法

师:孩子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一篇童话故事《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在这篇课文中,你们学到了什么提问方法?

(贴板书:“疑”)

生:可以针对课文的部分或全文提问。

(贴板书:“部分”、“全文”)

师: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继续用提问的方法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夜间飞行的秘密》。

(板书课题:夜间飞行的秘密,学生跟随书空)

讲解“达”字:半包围结构,注意“大”的捺变成长点。

2.针对课题提问

齐读课题,带着思考再读一遍,说说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第一课中已经学到的提问方法,学习接下来的课文内容,并尝试着边读边思考提出对题目的疑问,学生提问有了抓手。

二、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1、明确任务,提出问题

带着对题目的疑问和思考,接着往下读文章。

读之前,出示阅读任务,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提醒:书中有个学习伙伴也像你们一样,边读边思考,提出了他的问题,写在了旁边和文后,你也可以像他一样记录在这里。

【设计意图】:在学生边读边思的过程中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如何将自己的思考和问题记录下来。

2、小组讨论,交流问题

(1)谁来说说你提了什么问题?

(2)四人小组合作:

3、全班分享,解决问题

小组分享问题,全班共同解决,在提问和思考中,通过再读课文,聚焦关键段落深入分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在共同聚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预设1:

为什么用“清朗”不用“晴朗”?(贴板书)

师:你们有没有听清楚这个问题,这也是老师疑惑的地方,我更感兴趣的是你怎么会有这样的疑惑?(生答)这是个好问题,你们谁能帮他解答?——引导学生比较“清”和“晴”的两个偏旁,“清朗”强调清清爽爽。

预设2:

为什么题目是夜间飞行的秘密,一开始却写飞机?(贴板书)

师:你们觉得这个问题怎么样?评价一下。

生:好,从熟悉的事物引入让我们更有兴趣往下读。

师:是的,这就是科学小品文的特点,用通俗的事物来说明,引发我们阅读的兴趣和思考。看来这也是个不错的问题。

预设3:

蝙蝠的眼睛看得到东西吗?(贴板书)

师:你能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吗,在第几段?

师:文章传达给我们的信息的确是它的眼睛不太好用,远不如嘴耳配合得好,老师补充小资料,蝙蝠不是全瞎,只是视力弱化了。

预设4:

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贴板书)

老师带领学生找到文中相关自然段(七八段),交流讨论:

(1)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无线电波?

(2)找出相关句子勾画出来。老师通过投屏,在屏幕上勾画。

(3)男生读超声波部分,女生读无线电波部分。

(4)说一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师:是的,超声波是蝙蝠这种生物发出的;无线电波是雷达这种机械发出的,发出者是不一样的。看来我们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还要作比较。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不仅让我们理解了七八段,还知道了作者在这一部分运用的说明方法。

预设5:

蝙蝠探路的原理还应用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贴板书)

师:你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生答)

师:看来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也能提出不错的问题。

预设6:

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贴板书)

师:这是个好问题,但似乎没有那么容易一下解决,要想弄明白,必须深入去读课文,还要对蝙蝠和雷达作比较。

(1)明确阅读任务:

自读7-8自然段,思考蝙蝠是怎样做到夜里安 ……此处隐藏10005个字……中,我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先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为下节课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通过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剖析、整合。让学生对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对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晰的了解。

三、提出质疑。

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这种方法,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想办法自主解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全文

1、巩固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2)订正,修改

2、朗读词语

蝙蝠 敏锐 即使 蚊蝇 证明

铃铛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二、梳理问题,巩固策略

1、回顾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策略。

2、梳理同学问题清单,明确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三、细读课文,解决问题

1、揭示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最能说明蝙蝠夜间飞行特点的词。

(2)体会蝙蝠飞行的灵巧。

(3)读出自己的感受。

2、记录实验,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朗读4—6自然段,了解实验过程。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3)交流、完善表格填写内容

(4)结合表格解决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试验?

3、结合文字描述,写蝙蝠探路示意图。

(1)朗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内容。

(2)想象画面,写示意图。

(3)结合示意图描述蝙蝠探路的过程,知道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4、探寻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

(1)朗读第八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2)想象画面自学,写飞机夜间飞行的示意图。

(3)交流雷达工作的原理。

5、建立蝙蝠与雷达之间的关联,解开夜间飞行的秘密。

6、联系生活经验提问,引发阅读思考。

7、巩固从不同角度思考提问策略

四、补充阅读,巩固质疑

阅读课后补充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1)朗读片段,思考问题

(2)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3)交流提问。

五、总结布置作业

在阅读中运用提问策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能够正确认读“蝙、蝠”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生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习从不同角度提问,明确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交流整理问题,进而对文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预习单、小组问题清单、多媒体课件、平板电脑

学生:完成预习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预习能够正确认读“蝙、蝠”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生字,会写“蚊子、即使”等12个词语。

2、学习从不同角度提问。(本课时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对比课题引思考

把《蝙蝠和雷达》与《夜间飞行的秘密》两个课题相对比,引发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对新旧课题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问题的提出更重要是让学生通过问题,欣赏、品味语言,丰富语感。]

二、初读课文扫障碍

1、检验预习成果

第一组词语:归类正确认读“蚊子、苍蝇、绳子、铃铛”含有轻声的词语。

第二组词语:字理识字“系”并规范书写。

第三组词语:多种方法理解“超声波、无线电波”等词语的意思。

2、概括全文内容

梳理文章要点概括全文内容。

预设: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航的安全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扎实的预习,能够自主完成文中生字新词的读音和意思的理解。通过了解汉字特殊寓意和字理识字等环节,增加学生对生字新词的理解和喜爱。概括全文内容时通过提供词语串一串,降底概括难度,把握概括要点理清概括思路。]

三、质疑发问寻角度

1、关注导语理发问

关注课文导语,小组交流整理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2、问题交流寻角度

从问题中主动发现有针对词语、句子、段落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小结第一个提问角度——内容。

3、聚焦实验寻角度

作者质疑“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聚焦三次实验寻找第二个提问角度——写法。

4、继续质疑寻方法

抛出教师读文时的质疑,继续引发学生思考,引出在文章写法上提问的不同方法。

5、课后习题寻角度

文章末尾的两个问题和课后一个问题的集中展示,寻找第三个提问角度——启示。

[设计意图:学生在开始阅读提问时是无角度和方法意识的。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提问中循序渐进地拨开问题的提问角度和提问方法。首先,通过交流学生已经提出的问题引导明确是针对文中词语、句子、段落、课题、全文来提问,都可以归纳为第一个角度——内容。聚焦三次实验,通过表格梳理文字,同学们根据表格自主发现第二个提问角度一—写法。最后,拎出文后的质疑和课后的练习,这两者结合,有助于学生发现提问的第三个角度——启示。本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问题中逐渐拨开提问的不同角度和具体方法,为方法的运用搭建了支架。]

四、总结方法明思路

1、文本内容;

2、文章写法;

3、文本启示。

[设计意图:总结内容、写法、启示等不同的提问角度和具体提问方法,有具体方法搭建支架,学生对如何提问更加清晰明确。]

五、回读文本再质疑

1、书写本课的生字。

2、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提问方法,尝试再次从内容、写法、启示等角度提问,完善本课的问题。

[设计意图:习得方法,使用方法,课上的学是为了课外积极使用,继续完善提问。]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